溼熱夏季,孩子容易出現脹氣、便祕、拉肚子、嘔吐、食欲不振等毛病。兩道家常食譜、兩種按摩小撇步,幫寶寶鞏固腸胃健康。

 

◎諮詢│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李思儀

時序邁入炎炎夏季,別說孩子,有時連大人都熱到食欲缺缺。不過,倘若胃口欠佳的是幼兒,總不免惹來父母或長輩一頓念:「小孩怎麼能不好好吃飯!」「不吃飯,哪來的營養好好長大?」

傳統俗諺說:「天大地大,吃飯皇帝大」;從中醫脈絡來看,主掌消化的「腸胃」,正是健康之本。

中醫師李思儀特別提醒,當腸胃不適,有時關鍵不在於要「多吃什麼」,而是「少吃或不吃什麼」。

李思儀舉例,像糯米、麵食類如麵包等,容易造成脹氣,腸胃不舒服時應暫時忌食;平時給幼兒吃的主食,也最好是以米粥為主。「一地食物養一地人,」她從食物的性狀解釋,稻米生長在水稻田,與原本生長在溫帶的小麥相較,雖然米所提供的能量與飽足感不若麥製品,但「清熱利溼」效果卻高出許多,更適合居住在溼熱氣候的居民。

除食物外,經絡學理論中的「胃經」、「脾經」穴位,也與腸胃系統息息相關。尤其是從足部一路到腹部、胸部並延伸到臉部的「胃經」,幾乎縱貫全身。在二○一二年《親子天下》出版的《○~六歲寶寶五十個關鍵第一次》特刊,曾介紹過預防感冒的保健要穴「足三里」,就是隸屬胃經的重要穴位。

李思儀說,平日無病痛時按摩足三里,可收預防感冒、提升免疫力之效;但當孩子脹氣、拉肚子時,按摩足三里也可緩解不舒服的症狀。她也指出,中醫許多穴位按摩或藥材具備「雙向調節」特性,如便祕時按摩足三里,能有通便效果;但若腹瀉時按摩足三里,也能收止瀉之效。

除「足三里」外,以下也介紹更多簡單易行的「漢方食養」與「經絡保養」之道,透過居家的日常保健,輕鬆調養寶寶的好腸胃。

【按摩】

從經絡的理論來看,遠端取穴的效果,會優於直接取穴。因此除了直接按摩腹部外,按摩足部的脾經、胃經穴位,兩相搭配效果更佳。

◆以順時鐘方式按摩腹部:

當幼兒腸胃不適哭鬧不休,直接按摩腹部能稍加緩解,但方向必須順著「升結腸(位於腹腔右側)、橫結腸、降結腸(腹腔左側)」的腸道行進方向來按摩,免得把原本要排出體外的食物殘渣,又因外力而被推回體內了。

比較容易記憶的方式,是讓孩子背對自己坐在膝上,將手掌心放在幼兒肚臍上,可抹點按摩油後,從腹部的右上方順時鐘畫圓圈至左下方來按摩。

◆內庭穴+公孫穴:

按壓隸屬胃經的內庭穴,搭配脾經的公孫穴,可幫助腸胃蠕動與腸道排氣。

內庭穴的位置,位於足背的第二與第三個趾頭間的凹陷處,也就是腳趾夾縫處偏白的地方。而公孫穴位置則在足內側緣,足背隆起高處往足內緣取穴,也就是腳大拇趾基底部,往後4根橫指處下方,位於內側赤白肉交界之處。

按壓這2個穴道,對腹脹、腹瀉、痢疾或便祕等症狀,都有緩解作用。

★小提醒

幫寶寶按摩,以每次5~10分鐘,每天按摩2~3次為宜。

穴位按摩較需留意的是力道:當身體已產生疼痛感需要「瀉」時,手法可以重些,最好是按壓到能產生痠麻感的強度;但若是大病初瘉、天生體質較弱,則需以輕柔「補」的手法按壓,不要過於用力。

【食養】

米粥具「清熱利溼」效果,有助於處理腸道濁氣,可治療輕微拉肚子,對於幼兒、老人來說,是較合適的主食。而綠豆則有解毒功效,若是因病毒感染導致的腸胃不適, 綠豆會比米粥效果更好。

◆解毒利溼綠豆湯

材料綠豆1杯、甘草5~7片

做法

1. 綠豆先浸泡30分鐘。

2. 加入甘草,一起用大火煮滾,再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。

若幼兒已不舒服到有嘔吐情形,或因病毒感染導致的腸胃不適,綠豆的效果會比米粥更好。要留意的是,綠豆「清熱之力在皮,解毒之功在內」,因此去皮的「綠豆仁」便無清熱效果,千萬別把寶貴的綠豆皮丟棄了。

綠豆可與甘草同煮增加甜味。甘草除了是治療咳嗽的常見藥材外,也可緩解腸胃的急性疼痛。

◆開胃化食鍋巴飯

材料白米飯;烏梅、梅粉,或日式醬油、海苔芝麻等調味食材

做法

1. 將隔夜剩飯壓平呈方形塊狀,放到鍋內乾煎至棕色。

2. 喜好甜味的幼兒,可加入烏梅、梅粉一起煎;若喜好鹹味,則可在壓平的白飯上,抹一層日式醬油或海苔芝麻。

傳統的韓式定食吃到最後,往往會出現一道「鍋巴湯」,原因就在於鍋巴可幫助腸胃道消化。乾煎成鍋巴,有開胃化食之效;用鍋巴煮湯,也同樣有效。

若孩子對單純的白米鍋巴興趣不高,可加入調味食材稍加變化。如烏梅可促進消化液分泌,或視個人口味,加入有酸甜味的梅粉、日式醬油,或海苔、芝麻粉末等一起乾煎增加風味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